在本次中国大满贯赛事中,王曼昱成为了最受关注的选手之一。她与蒯曼搭档赢得女双冠军,在女单项目中则一路击败了早田希娜、张本美和等强劲外协选手。进入决赛后,王曼昱以11-2的优势拿下第六局,并战胜孙颖莎。这一结果尤其引发讨论,因为此前的几次交手,孙颖莎都是获胜者,为何如今形势有如此转变?
赛后,邓亚萍对比赛进行了剖析,指出王曼昱获胜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极具竞争力的反手技术,尤其是反手发球战术,成为本次对决的突破口。邓亚萍认为,正是在首局失利后,王曼昱选择调整发球方式,使用反手发球展开攻势,逐步建立围绕反手展开的打法体系,这让孙颖莎难以应对并落败。由此可见,王曼昱的反手不仅质量高,而且策略灵活,能够在关键时刻制胜。
事实上,王曼昱的反手水平在国乒女队中一直被认为具有领先优势。樊振东的教练吴敬平曾表示,王曼昱的反手质量在女队中首屈一指。
针对孙颖莎的表现,邓亚萍也表达了观点。她提到,王曼昱持续研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,而孙颖莎本场虽然在首局利用发球牵制对手,但后续主要采用站在正手位发球抢攻的战术,未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正手优势。邓亚萍建议孙颖莎未来应强化正手进攻手段,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自身技术体系,以创造更多主动进攻的机会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王曼昱在本场比赛中的发球方式让人联想到孔令辉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决赛中的制胜策略。当年决胜局,孔令辉正是采用类似的发球方式赢得比赛。由此可见,在顶级赛事中,关键时刻打出创新打法往往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。
对孙颖莎来说,打造具有突破性的绝招和独特战术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。正如她在奥运女单决赛中本被普遍看好,但败给了状态最佳的陈梦。此番大满贯赛事中,王曼昱将平时未曾使用过的反手发球作为核心战术,在关键阶段果断投入,这也成为左右胜负的决定性因素。
个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